
上海将实行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
考研信息频道为大家提供上海将实行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原则上为上一学年度授予硕士学位的论文。所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均列入抽检范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5%左右。
上海将实行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
硕士论文写不好,要“秋后算账”了。近日,上海市出台通知,每年将抽检5%的上年度硕士学位论文,并将约谈连续2年均有“存在问题学位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授予单位。业内人士称,新政对大学来说,起到了警示作用。但要想提高研究生质量,还应有一系列配套机制。
11月14日,上海市教委等单位下发《上海市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以下称《办法》),《办法》规定,“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原则上为上一学年度授予硕士学位的论文。所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均列入抽检范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5%左右。”
此外,同一导师同年度指导4位及以上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获得硕士学位者、延期超过一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等情况,重点抽检比例提高至10%左右。对连续2年均有“存在问题学位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质量约谈。
2014年1月2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
毕业生的论文被认定存在问题,是否会撤销学位?对此,《办法》中并无明确规定。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侯定凯认为,这表明政策还具有一定“弹性”。此前,国内高校硕、博士生毕业答辩前,须按照一定比例抽取校外盲审,合格后方可答辩。但答辩通过后,并无事后追查制度。
“对大学来说,起到了警示作用”,侯定凯认为,但并不是一个治本的办法。
“新政净化学术环境有一定益处,有利于打破博士难进易出的状况。”上海某高校在读博士生对南都记者表示。但同时,她也表示,抽检制度存在两个难题。“第一点,事后抽检被判定为存在问题,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有盲审评议者的责任;第二点,相对于理工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论文,评判尺度比较模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提高科研水平,仅凭论文抽检制度的改革,还远远不足,“美国并没有论文抽检制度,但是按照大学通行的学术规则,混过关的可能性很小。有人的博士论文出现问题,可能会被体系所抛弃。”
推荐阅读:在职研究生可以考博士吗
可以考在职博士也可以考统招博士。
据了解,在职研究生报考博士是有一些条件限制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只要获得硕士学位后就可以申请博士学位的,它同全日制申请博士学位获得的证书含金量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其次,在职研究生报考博士当然有条件限制。考生需要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报考年龄一般限制为45周岁以内。如果学员在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就可以直接报考博士,可以考在职博士也可以考统招博士。
值得注意的是,报考全日制博士是要脱离工作,其学校进行全天的学习,而且该教育形式的考试难度也是比较大的,一般情况下,学校会优先考虑直博或者硕博等形式来进行录取。
综上所述,在职研究生可以报考博士,在职博士比全日制博士更加方便在职人员,建议大家选择在职博士。不过,在职博士难度也是很大的,大家要做好准备。
扩展资料:申请条件:
《同等学历申请博士学位条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施行。
资格审查
(一)申请人必须为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或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二)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
(三)具备申请博士学位基本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应当在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期限内,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以下材料:
1.硕士学位证书;
2.最后学历证明;
3.准备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
4.公开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科研成果获奖的证明材料;
5.申请人所在单位向学位授予单位介绍申请人的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的材料(加印密封);
6.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的推荐书(加印密封),其中至少有一名博士生指导教师。
学位授予单位应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专家小组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对已确定具有申请资格的申请人,按本规定第十条的要求进行同等学力水平的认定。
学位授予
申请人通过同等学历水平认定,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报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授予学位人员的姓名及其博士论文题目等应及时向社会或申请人所在单位公布,并经三个月的争议期后颁发学位证书。
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及以上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博士研究生